黑龙江三支一扶考试信息频道提供:2019三支一扶考试内容-公基:经济学之GDP相关知识。小编特编辑整理发布有关内容,帮助广大考生复习参考。更多三支一扶招聘考试信息请关注中公哈尔滨人事考试网。
一、经济学之GDP指标的意义与局限性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萨缪尔森和诺德豪斯在《经济学》教科书中把GDP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
首先我们来看GDP核算的意义
(1)判断宏观经济运行状况。
判断宏观经济运行状况主要有3个重要经济指标,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失业率,这三个指标都与GDP有密切关系,其中经济增长率就是GDP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就是GDP紧缩指数,失业率中的奥肯定律表明当GDP增长大于 2.25 个百分点时,每增加一个百分单位的国内生产总值,失业率就降低0.5个百分点。
(2)宏观经济管理中有重要作用。如制订战略目标、计划规划和财政金融政策时,都以达到一定数量的GDP为标准。
(3)在对外交往中有重要意义与我国承担的国际义务相关,如承担联合国会费;与我国享受的优惠待遇有关,如世界银行根据GDP来划分给予优惠的标准。
其次,GDP反映福利水平变动存在较大局限性:
第一,它不反映分配是否公平;第二,非市场活动得不到反映;非市场经济活动,是那些公开的但没有市场交易行为经济活动。如:自给性生产与服务,物物交换,家务活动等,同时,地下经济在GDP中也没有得到反映,地下经济是指为了逃避政府管制所从事的经济活动,如:各国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地下工厂的生产、黑市交易、毒品生产与贩卖、秘密军火交易,走私等非法活动。第三,有些严重影响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内容无法得到反映;如环境质量的变动、不能反映精神满足程度,闲暇福利。第四,它把所有市场交易活动反映到GDP来,并不能正确反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也无法反映人们从产品和劳务消费中获得的福利状况。第五,由于不同国家产品结构和市场价格的差异,两国 GDP 指标难以进行精确比较。
二、经济学之GDP与人均GDP
在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发达程度或者在比较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时,用实际GDP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因为一个经济相对落后的大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可能比一个经济相对发达的小国的国内生产总值要多。因此我们应该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来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发达程度。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即“人均GDP”,常作为发展经济学中衡量经济发展状况的指标,是最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之一,它是人们了解和把握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有效工具。将一个国家核算期内(通常是一年)实现的国内生产总值与这个国家的常住人口(或户籍人口)相比进行计算,得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衡量各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一个标准,为了更加客观的衡量,经常与购买力平价结合。
三、经济学之GDP折算指数
是给定年份的名义GDP与实际GDP之间的比率。名义GDP与实际GDP之比,称为国内生产总值折算指数。
上式中,Pt为当年价格,P0为基期价格,Qt为当年产量,ΣPtQt为当年名义GDP,ΣP0Qt为当年实际GDP。在上例中,6240÷5200=120%,即GDP折算数为120%,说明从1990年到2000年该国价格水平上升了20%。国内生产总值折算数是重要的物价指数之一,能反映通货膨胀的程度。
相关推荐:
2018黑龙江省招聘信息汇总 | ||||
事业单位 | 教师招聘 | 国考信息 | 银行招聘 | 国企信息 |
省考信息 | 公选遴选 | 三支一扶 | 农信社 | 招警信息 |
行测资料 | 申论资料 | QQ交流群 | 资料下载 | 资讯汇总 |
关注哈尔滨中公教育(http://haerbin.offcn.com/)及时了解公职项目新鲜招聘资讯,更多信息请访问哈尔滨中公教育! |
关注微信公众号:hrboffcn,了解更多招聘报考指导的信息。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也可直接关注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